如果感染非洲豬瘟養殖場應該如何快速恢復生產
如果您正在尋找相關產品或有其他任何問題,可隨時撥打公司服務熱線,或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在線交流!
1.前言
目前,全世界尚無有效疫苗和藥物用于預防和治療非洲豬瘟,清除已存在的非洲豬瘟病毒,并有效阻止非洲豬瘟病毒再次進入養殖場,是決定養殖場恢復生產成功的關鍵?;謴蜕a是一項基于生物安全的系統工程,涉及許多設施條件、防控技術和管理細節。不同養殖場規模及其生物安全情況不同,生產恢復方法無法完全統一。對于中小規模養殖場,可結合本場實際,參照本指南恢復生產;對于種豬場、大型特別是超大型養殖場,可根據本指南推薦的原則采取更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1.1概念 恢復生產是指養殖場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后,經全部清群、清洗消毒、設施改造、管理措施改進,并經適當時間空欄和綜合評估后,再次引進生豬進行養殖的過程。
空欄期是指從發生非洲豬瘟疫情養殖場全部清群、第一次清洗消毒(本指南3.1)后,至再次引入生豬養殖的時間間隔?;诜侵挢i瘟病毒的生物特性,空欄期以4~6個月為宜,具體時長可根據風險評估情況確定。
1.2病毒存活時間 非洲豬瘟病毒對環境耐受力強,病毒在肉品、血液、組織、糞便,以及養殖場、市場、屠宰場、車輛等環境中可長時間存活。病毒存活時間與所處介質、溫度和濕度等因素密切相關。
1.3流行病學特征
1.3.1傳染源。非洲豬瘟感染豬、發病豬、耐過豬及豬肉產品和相關病毒污染物品等都是該病的傳染源,感染病毒的鈍緣軟蜱也是傳染源之一。非洲豬瘟的潛伏期一般為5~19天,*長可達21天。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后,生豬的發病率多在90%以上,感染豬多在2周內死亡,病死率**可高達100%。
1.3.2傳播途徑。非洲豬瘟以接觸傳播為主,群內傳播速度較快,但群間傳播速度較為緩慢。目前,我國出現的病毒株為高致病性毒株。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非洲豬瘟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污染的車輛與人員機械性帶毒進入養殖場戶、使用餐廚廢棄物喂豬、感染的生豬及其產品調運。
1.3.2.1車輛。運送生豬、飼料、獸藥、生活物資等的外來車輛,或去往生豬集散地/交易市場、屠宰場、農貿市場、飼料/獸藥店、其他養殖場等高風險場所的本場車輛(生產、生活和辦公),未經徹底清洗消毒進入本養殖場,是當前病毒傳入的主要途徑。
1.3.2.2售豬。出售生豬特別是淘汰母豬時,出豬臺和內部轉運車受到外部病毒污染,或販運/承運人員攜帶病毒,是非洲豬瘟病毒傳入的重要途徑。
1.3.2.3人員。外來人員(生豬販運/承運人員、保險理賠人員、獸醫、技術顧問、獸藥/飼料銷售人員等)進入本場,本場人員到獸藥/飼料店、其他養殖場、屠宰場、農貿市場返回后未更換衣服/鞋并嚴格消毒,是病毒傳入的重要途徑。
1.3.2.4餐廚廢棄物(泔水)。使用餐廚廢棄物(泔水)喂豬,或養殖人員接觸外部生肉后未經消毒接觸生豬,是小型養殖場戶病毒傳入的主要途徑。
1.3.2.5引進生豬。引進生豬、精液或配種時,病毒可通過多種方式傳入。
1.3.2.6水源污染。病毒污染的河流、水源可傳播病毒。
1.3.2.7生物學因素。在病毒高污染地區、養殖密集區,養殖場內的犬、貓、禽和環境中的鼠、蜱、蚊蠅等,以及養殖場周邊有野豬活動,可能機械攜帶病毒并導致病毒傳入。
1.3.2.8飼料污染。使用自配料的養殖場飼料原料被污染;使用成品料的養殖場其飼料中含有豬源成份(肉骨粉、血粉、腸粘膜蛋白粉等),可能導致病毒傳入。
成功實現恢復生產,必須切斷以上所有可能的病毒傳入途徑。
2.生產恢復計劃的制定
2.1疫情傳入途徑的分析 生產恢復前,首先要分析本場疫情傳入的具體途徑,并重點防范。本場**病例發病前3~21天,1.3.2.1~1.3.2.8項都可能是本場疫情傳入的途徑。對同一養殖場,病毒傳入途徑可能是其中一種或幾種,制訂生產恢復計劃時應當充分考慮。
2.2病毒再次傳入的風險評估
2.2.1養殖場規模和選址。養殖規模越大,病毒傳入的途徑和機會越多,疫情發生的概率越高。養殖場所處地勢較低,與公路、城鎮居民區等人口密集區距離近時,病毒傳入風險較高。
2.2.2周邊疫情情況。養殖場周邊疫情越重,病毒傳入風險越高。
2.2.3周邊經濟社會環境。養殖場周邊養殖場戶多、距離近、隔離條件差,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場、生豬交易市場分布不合理、防疫條件差,販運人員多、防疫意識差,車輛清洗消毒不徹底,都會增加病毒傳入風險。
2.3生產恢復計劃的制定 按2.1~2.2款評估后,若本場適合恢復生產,則應根據非洲豬瘟傳入途徑和當前疫情傳入風險,查找本場生物安全漏洞,從車輛、人員、物流管理等方面改造生物安全設施,健全管理制度,做好恢復生產前的準備。具體可根據本場實際,參照本指南第3~6部分,有計劃、有選擇的做好清洗消毒、設施升級改造、完善生產管理制度等工作。若評估認為傳入風險高,則應采取更為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3.清洗消毒
生產區(生豬飼養棟舍、死豬暫存間、飼料生產及存放間、出豬間/臺、場區道路等)、生活區(辦公室、食堂、宿舍、更衣室、淋浴間等)、場區外道路等,應全面徹底清洗消毒。總體上,應按照從里到外,即由豬舍內到豬舍外、生活區再到場區外的順序,漸次消毒,防止交叉、反復污染。
3.1生產區的清掃
3.1.1表面消毒。用2%NaOH全面噴灑生豬飼養棟舍、死豬暫存間、飼料生產及存放間、出豬間/臺、場區道路等生產場所,至表面濕潤,至少作用30分鐘。
3.1.2污物處理。清除生產區內糞便、墊料、飼料及殘渣等雜物,清空糞溝,糞尿池和沼氣罐經發酵后清空。將清掃出來的垃圾、糞便等污物,以及可能被污染的飼料和墊料,選擇適當位置(盡可能移出場區)進行隔離堆積發酵、深埋或焚燒處理。
盡量拆開棟舍內能拆卸的設備,如隔離欄、產床、地板、吊頂的棚頂、風機、空氣循環系統、燈罩等,將拆卸的設備移出棟舍外消毒。拆除并銷毀所有木質結構,銷毀可能污染的工作衣物、工具、紙張、藥品等物資。
3.1.3沖洗。用清水高壓沖洗生豬飼養棟舍、死豬暫存間、飼料生產及存放間、出豬間/臺、場區道路等生產區域,確保沖洗無死角。拐角、縫隙等邊角部分可用刷子刷洗。嚴重污染的棟舍可用去污劑浸泡后,高壓清水沖洗。
沖洗后,生產區內設施設備、工具上應當無可見污物殘留,擋板上無糞渣和其他污染物,產床上無糞便、料塊,漏糞地板縫隙無散料和糞渣,料槽死角無剩料殘渣,糞溝內無糞便,料管及百葉無灰塵。沖洗后的污水應當集中收集,并加入適量NaOH等消毒劑進行處理,經平衡酸堿后排放。
3.1.4晾干。通風透氣,晾至表面無明顯水滴。
【注意事項】初次消毒是非常關鍵的環節,要清理并無害化處理棟舍內的糞尿、污漬、污水和雜物,以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包括擋豬板、掃把、木制品、泡沫箱、飼料袋等),確保沖洗徹底,從而清除絕大多數病原。
3.2消滅生物學因素 經初步消毒后,應集中殺滅老鼠、蚊蠅等。
3.3生產區的消毒
3.3.1使用適當消毒劑(按照說明書配制和使用),對生豬飼養棟舍、死豬暫存間、出豬間/臺、場區道路、飼料生產及存放間等進行消毒。本指南推薦以下兩種方案,供參考。
方案一:噴灑消毒劑。選用2%NaOH充分噴灑生豬飼養棟舍、死豬暫存間、飼料生產及存放間、出豬間/臺、場區道路等,保持充分濕潤6~12小時后,用清水高壓沖洗至表面干凈,徹底干燥。必要時,可沖洗干凈NaOH后晾至表面無明顯水滴,再噴灑其他消毒劑(如戊二醛),保持充分濕潤30分鐘,沖洗并徹底干燥。
有條件的,可在徹底干燥后對地面、墻面、金屬欄桿等耐高溫場所,進行火焰消毒。若養殖場墻面、棚頂等凹凸不平,可選用泡沫消毒劑。
【注意事項】應避免酸性和堿性消毒藥同時使用,若先用酸性藥物,應待酸性消毒藥揮發或沖洗后再用堿性藥,反之亦然。出豬臺、趕豬道是病毒傳入高風險區,產床、棚頂、棟舍設施接口和縫隙,以及漏糞地板的反面及糞污地溝、糞尿池,水簾水槽以及循環系統為消毒死角,應重點加強消毒?;鹧嫦緫徛M行,光滑物體表面以3~5秒為宜,粗糙物體表面適當延長火焰消毒時間。*后一次消毒后應徹底干燥。
方案二:石灰乳涂刷消毒。20%石灰乳與2%NaOH溶液制成堿石灰混懸液,對生豬飼養棟舍、死豬暫存間、飼料生產及存放間、出豬間/臺、場區道路、欄桿、墻面以及養殖場外100~500米內的道路、糞尿溝和糞尿池進行粉刷。粉刷應做到墻角、縫隙不留死角。每間隔2天進行1次粉刷,至少粉刷3次。
【注意事項】20%石灰乳和2%NaOH混懸液的配制方法:1公斤NaOH,10公斤生石灰,加入50公斤水,充分拌勻后粗紗網過濾。石灰乳必須即配即用,過久放置會變質導致失去殺菌消毒作用。
3.3.2熏蒸。按3.3.1項消毒干燥后,對于相對密閉棟舍,可使用消毒劑密閉熏蒸,熏蒸后通風,熏蒸時注意做好人員防護。例如,空間較小時,可使用高錳酸鉀與福爾馬林混合,或使用其他煙熏消毒劑熏蒸棟舍,密閉24~48小時;空間較大時,可使用臭氧等熏蒸棟舍,密閉12小時。
3.3.3空欄空舍。棟舍門口和生產區大門貼封條,嚴禁外來人員、車輛進入。同時,應防止生物學因素進入。建議空欄期為4~6個月。
3.4飲水設備的消毒
3.4.1卸下所有飲水嘴、飲水器、接頭等,洗刷干凈后煮沸15分鐘,之后放入含氯類消毒劑浸泡。
3.4.2水線管內部用洗潔精浸泡清洗,水池、水箱中添加含氯類消毒劑浸泡2小時。
3.4.3重新裝好飲水嘴,用含氯類消毒劑浸泡管道2小時后,每個水嘴按壓放干全部消毒水,再注入清水沖洗。
3.5生活區的消毒
3.5.1清掃和處理。對生活區(辦公室、食堂、宿舍、更衣室、淋浴間等)進行清掃,將剩余所有衣服、鞋、雜物進行消毒或無害化處理。
3.5.2熏蒸消毒。同3.3.2項。
3.5.3噴灑消毒。使用消毒液噴灑消毒,干燥。
3.5.4第二輪消毒。待整個養殖場徹底消毒后,按照3.4.1~3.4.3對生活區進行第二輪清洗消毒。
3.6車輛的消毒 車輛洗消中心應注意污道、凈道分開。運輸車輛由污道駛入,經清洗消毒后,應從凈道離開?,F推薦兩種方案如下。
方案一:洗消中心消毒。進出養殖場的所有車輛均應對車輛底部、輪胎、車身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和高溫烘干。非本場車輛可先在其他地方進行預處理,噴灑戊二醛或復合酚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或清洗劑(去污劑)初步沖洗清除糞便等雜物,然后進入洗消中心消毒。流程如下:
清掃和拆卸。車輛由污道駛入后,清掃殘留污物、碎屑,移除所有可拆卸設備(隔板、擋板等);取出駕駛室內地墊等所有物品;清掃殘留污物、碎屑。
浸潤。將車輛底部、輪胎、車身、拆卸物品等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立體沖洗;使用泡沫清洗劑(去污劑)噴灑全車和相關物品,浸潤15~20分鐘。
高壓沖洗。使用冷水(夏季)或60~70℃熱水(冬季),按照從頂部到底部、從內部到外部的順序,沖洗至無可見的污物和污漬。包括隔板、過道、擋豬板、掃帚、鐵鏟及箱子,*后沖洗取出的駕駛室地墊等物品。
車體消毒。瀝干車內存水,使用新配置的消毒液噴灑車輛內外表面,底盤,保持30分鐘;駕駛室地墊、其他工具浸泡在消毒液中,保持30分鐘。必要時,可重復一次。
駕駛室消毒。使用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方向盤、儀表盤、油門和剎車踏板、把手、車窗、玻璃和門內側等,地板使用消毒劑噴灑。
烘干。洗消后車輛駛上30°斜坡,瀝干水分(無滴水),進入烘干房,待車體溫度達到60℃保持30分鐘,或70℃保持20分鐘。烘干過程中,循環氣流。有條件的,可在烘干后對拉豬車等高風險車輛熏蒸消毒。
由凈區離開洗消中心后,車輛駛入指定潔凈區域停放。
必要時,到達養殖場大門前,門衛人員再次消毒,同時司機出示消毒證明方可進入生活區。
洗消中心消毒。車輛離開后,立即高壓沖洗地面和墻面,無滴水、積水后噴灑消毒液;清洗工具、干燥;抹布浸入戊二醛至少30分鐘后清洗烘干;所有洗消工具放入指定位置。
方案二:固定地點集中消毒。沒有洗消中心時,建議進行三次清洗消毒,重點消毒輪胎、底盤、車廂、駕駛室腳踏板等部位,有條件的可使用高壓熱水沖洗。每次消毒瀝干水分(無滴水)后方可進行下一次消毒。具體流程如下:
卸貨后先噴灑戊二醛或復合酚,作用30分鐘;
在遠離養殖場的位置進行第一次高壓清水清洗,至無可見污物。
在養殖場外1公里外進行第二次清洗消毒,按照泡沫清潔劑(去污劑)、沖洗、瀝水、消毒劑消毒、沖洗流程處理后晾干。具體可參照3.6方案一。
使用前進行第三次清洗消毒,噴灑消毒劑、沖洗后徹底晾干。
【注意事項】車輛消毒的同時,司乘人員應淋浴、更換衣服和鞋,并進行消毒。泡沫清洗劑(去污劑)包括肥皂、洗衣粉等,屬于陰離子清洗劑(去污劑),應避免與季銨鹽類等陽離子消毒劑同時使用。注意收集車輛洗消污水,無害化處理后排放。烘干過程中注意循環氣流,防止對車體造成損傷。
3.7雜草垃圾的消毒及處理
3.7.1清除場外2.5~5米范圍內和場內的雜草及垃圾,并無害化處理。
3.7.2對場外50米范圍內和場內樹木、草叢等,根據蚊蠅情況一般每3~7天噴灑一次除蟲劑。
3.8引進生豬前消毒 引進生豬(哨兵豬)前7天,對生產區再次消毒,參照3.3款。
3.9消毒效果評價
3.9.1養殖場消毒效果評價??煞謩e在養殖場徹底消毒干燥后、進豬前消毒干燥后,采集生產區、生活區、隔離區等各場所樣品,重點采集棟舍內外地面、墻面、飲水管道、食槽、水嘴、欄桿、風機、員工生活區、場內雜物房等高風險場所樣品,確保覆蓋漏糞地板反面、糞坑、棟舍墻角、食槽底部等衛生死角,檢測非洲豬瘟病毒。
3.9.2車輛消毒效果評價。車輛每次消毒烘干后對車廂內部、駕駛室全面采樣,車輛外表面主要對輪胎、底盤、擋泥板、排尿口、后尾板、趕豬板等進行采樣,檢測非洲豬瘟病毒。此外,還應對洗車房、車輛出口定期檢測非洲豬瘟病毒。
養殖場和車輛消毒效果評價,若檢測陰性視為合格,檢測陽性應重新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