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教育要從孩子教起,從小抓起
如果您正在尋找相關產品或有其他任何問題,可隨時撥打公司服務熱線,或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在線交流!
校園食品安全牽動人心。記者近日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強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近五年來全市未發生一起涉及校園的一般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全市2105個學校食堂全部實施“明廚亮灶”,絕對數和比例均排名全省第一;全市2105個學校食堂100%納入“一品一碼”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校園食品安全保持穩中向上的良好態勢。(泉州通12月18日報道)
校內食品安全有保障,可學校周邊餐飲店、流動食品的衛生狀況卻不讓人省心。各種擺在學校周邊的煎炸食品、小點心、冷飲等小食品,價格雖低廉,潛藏的危害卻不小。有的含有化學添加劑、色素、香精、重金屬,有的已經過期,有的是劣質垃圾食品,有的是“三無”食品,中小學生長期食用,會給孩子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傷害,誘發疾病。一方面,食品攤點證照不全、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另一方面,中小學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識,都讓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問題成為長期難以根治的頑疾。
應該說,我市相關部門歷來都十分重視這一問題,今年,市場監管與城管部門就曾多次開展專項整治,以學校周邊200米范圍為重點區域,對校園周邊“三小”單位和食品流動攤販開展清理整頓。為了不讓問題食品流入校園,不讓孩子們購買、食用問題食品,相關部門可謂做足了工作,構筑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的“防火墻”。
但還應看到,監管之外,還有一項工作至關重要但往往容易被忽視,那就是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健康教育,讓孩子自覺遠離問題食品?,F實中,問題兒童食品都藏身在學校周圍數百米的范圍內。即便不時有市場監管和城管人員前來清查,但也無法做到全天候無死角地監管,攤販們在其中鉆個空子并不難。更何況,中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食品安全意識薄弱,識假能力很差。看見好吃的東西,往往一窩蜂去買,不知有可能因此埋下健康隱患。顯然,這些食物在講究健康、懂得養生的成年人眼中無異于“有毒食品”,但是,孩子缺乏食品安全意識,屢屢以身試“毒”。
因此,我們在強調兒童食品安全監管的同時,還需要抓住教育這根弦,讓健康教育盡早走入校園,走進課堂,烙進孩子的腦海。具體的措施,各個學校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因材施教。首先,可在學校中設置一些與孩子的食品營養、食品安全有關的課程,這些課程要緊跟市面上新流行的不健康食品或者飲食方式而不斷更新、變化,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從健康的角度保護自己。其次,正規課程之外,還可以開展一些公益活動,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認識食品從“田間”到“餐桌”每一個環節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當然,食品安全教育要達到效果,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家長要教育子女,不買這類食品,教育他們不要隨意吃零食,可給孩子選購健康食品取而代之。
食品安全意識需要從娃娃抓起。這不僅有益于他們的生長發育,而且從長遠來看,如果我們能把健康教育的戰線提前到孩子,從小樹立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識,這對構筑全社會的食品安全防線也具有重大意義。